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通关知识点(1)

2023-06-21 点热度

成考专升本政治通关知识点(1)

  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 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的派生物。
  2. 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
  1.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 可知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被认识
  2. 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或不能被彻底认识。
  1.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 辩证法:运动、联系、矛盾观点
  2. 形而上学:静止、孤立、否认矛盾观点
  1. 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形态: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③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形态)

  1.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

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存在

  1. 哲学的特性:

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

  1.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 运动物质根本属性
  4. 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①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②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前者静止绝化,否认运动后者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1.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根本特点)。第二,普遍性
  2.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1. 意识的起源: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1. 意识从本质上:
  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025年网上预报名已经开始,每年各大院校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尽早开始复习备考才是最优选择。

在线客服

关闭

咨询电话
18539295701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