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举例
- 《思想者》
青铜雕塑《思想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实主义雕刻家罗丹的代表作。它是 从大型组雕《地狱之门》中独立出来的单件作品。“思想者”是一个被痛苦和烦恼困扰、苦 苦思索并注视着人类痛苦的形象,评论认为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的象征,也表现着 罗丹自己的世界观。雕像右手托着下颌,整个形体缩成一团,每块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 有力地传达出肌肉的表情,外在形体与内在精神高度统一,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杰作。
-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原 系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15世纪初期的明永乐年间。其总体布局分为“外朝”“内廷”两 部分,外朝三大殿,是皇帝发布政令、举行庆典的场所;内廷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和后妃生
活起居所在。北京故宫所有重要建筑物均布置于南北向主轴线上,左右严格对称。总体 布局主次分明,整齐严肃,色彩端庄富丽,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皇家建筑艺术的特色。
- 《西厢记》
《西厢记》是我国元代杂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王实甫为元剧四大家之一,生卒年不 可考。《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 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但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作品通过描 写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强烈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 追求婚姻自由的斗争,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的进步思想倾向。该剧结构巧妙,戏剧情节 生动曲折;语言运用方面,作者把古典诗词与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优美典雅而 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有“花间美人”之称。
- 《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是美国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代表性影片。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 《飘》改编。影片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奴隶主庄园中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郝思 嘉与两位男性卫希礼、白瑞德的感情纠葛贯穿整部影片,而这种乱世中的爱情所体现的, 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活力和希望的不懈追求,这是战争的力量所不能摧毁 的。尽管影片的结尾处,随着梦幻的破灭而有一种怅惘与忧伤,但仍表现出一种乐观积极 的人生态度和坚韧的品格。影片制作精美,场面壮观,加上明星盖博和费雯-丽的个人魅 力,使得影片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和评论界的好评,一直被认为是好莱坞全盛时期的 经典作品。
- 《如歌的行板》
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如歌的行板》是他1871年创作的 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主题釆用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运用 复三部曲式。第一乐段降B大调,以悠长缓慢的民歌音调抒发了内心的沉郁和痛苦;第二 乐段在大提琴拨奏四个音的固定动机的背景上,由第一小提琴在降D大调上奏出一个五 声音节的虔诚祈求的主题;再现段表现了帝俄时代农民倾诉不尽的痛苦;尾声加深了抑郁 和哀愁。被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誉为“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的作品。
- 巴黎圣性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建于公元1163-1345年。教堂平面呈横翼较短的 十字形,正面从上至下分为三层,底层设“透视门"三座,中间是被称为“最后审判”的主门, 左右两侧是被称为“圣母”和“圣安娜”的次门。教堂四周的扶壁、墙垣和塔都是垂直向上 的,其端部都是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所有的拱券,门上的山花,扶壁的墙脊和一切 建筑细部的上端也都是尖的。这种升腾向上的动势体现了一种弃绝尘寰向往天国的宗教 情绪。巴黎圣母院是举世公认的第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哥特式建筑的佳作。
-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张择端是北宋末年宫廷翰林 画院画家,字正道,山东诸城人。整个画卷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沿岸清明时节的繁荣 市井生活风貌。全画内容大体可分三段:卷首部分是郊区的农村风光;中间部分展示了以 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景象;最后则是城门内外的繁华街 景,街道纵横交错,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各式店铺鳞次栉比,一派热闹景象。《清明上河 图》为绢本,横卷,长5米多,墨笔淡着色。全卷以全景式构图.笔法严谨精细。整幅长卷 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 的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
- 《洛神赋图》
中国东晋绘画作品,原作已佚。作者顾恺之,字长康,小名虎头,他是生活在我国东 晋、南朝刘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顾恺之是中国也是世 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伟大画家。《洛神赋图》为其读三国曹魏时期建安著名文 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后有感而画,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作 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画面从曹植在洛水见到洛神开始,到洛神飘然而去为止,缠绵 俳恻,若即若离,交织着如怨如慕、如梦如幻的欢乐和惆怅、向往和失落、憧憬和怀念。虽 然画中的人物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多次出现,但是整个画面的组合随着情节 的发展有首有尾,主要人物随着赋中寓意的铺陈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空间打成一片,画面 和谐统一。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画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 地营造了原赋的意境氛围,出色地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造型艺术的转换。整个画面构思 布局非常奇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画卷中的人物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山水起 伏,林木掩映,逐一展现出不同的意态、情节。画家行笔流畅而又富有韵律感,用于表现丝 质的衣裙,十分得体;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时,能于细处求工,精密而圆熟。《洛神赋图》是 赋、画结合的杰出范例,标志着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是了解魏晋南北朝服饰 及社会生活的重要作品。
- 《步犖图》
中国唐代人物画作品,绢本,重设色。现有摹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纵38.5厘米.横 129.6厘米。作者阎立本,唐初著名的人物画家,出身书画世家。有《步辇图》《历代帝王 图》《职贡图》《萧翼赚兰亭图》等作品传世。“步辇”本来指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该画作 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乘步辇 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 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 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着靴筒的折皱 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 的视觉效果。
2023年网上预报名已经开始,每年各大院校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尽早开始复习备考才是最优选择。报考咨询:18539295701(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