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点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考点2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
- 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 合起来。
- 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 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 釆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考点3资本走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 从理论上,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采取不同措施。
- 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初级 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 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 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剥削 阶级和团结、改造、教育资本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目的。
考点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 富的历史经验:
-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 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 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既避免了社会动荡利生 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髙觉悟,愿意接受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 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考点5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2) 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 基础。
(3) 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 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 造性的发展。
2023年网上预报名已经开始,每年各大院校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尽早开始复习备考才是最优选择。报考咨询:18539295701(微信同号)

免费领取成人高考学习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