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
艺术概论
[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表情艺术的是()
A.文学、雕塑
B.舞蹈、音乐
C.绘画、影视
D.戏剧、书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表情艺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包括音乐、舞蹈等。书法、雕塑、绘画属于造型艺术,文学属于语言艺术,戏剧和影视属于综合艺术。
[单选题]2.法国绘画作品《游船上的午餐》的创作者是()
A.莫奈
B.德拉克洛瓦
C.雷诺阿
D.塞尚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游船上的午餐》是雷诺阿印象派时期的最后一幅作品,也是他青春时代的光辉总结。画作一扫学院派的沉闷和严谨,比以往更多地突出了个别的形体,使用色彩更鲜明。
[单选题]3.表现友人送别时离情别绪的古代名曲是()
A.《十面埋伏》
B.《阳关三叠》
C.《高山流水》
D.《春江花月夜》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琴曲,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故选B。
[单选题]4.下列同林中,属于法国古典园林的是()
A.泰姬陵
B.空中花园
C.凡尔赛宫园林
D.美泉宫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凡尔赛宫园林是法国古典皇家园林.现位于法国巴黎西南20公里的凡尔赛城,其在17、18世纪是法国的王宫和行政中心。它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是欧洲17、18世纪许多皇家宫殿和园林的典范,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是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巅峰之作。
[单选题]5.五代南唐时期著名画家顾闳中的绘画名作是()
A.《韩熙载夜宴图》
B.《五牛图》
C.《女史箴图》
D.《簪花仕女图》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顾闳中的绘画名作是《韩熙载夜宴图》。《五牛图》是韩混的作品,《簪花仕女图》是周昉的作品,《女
史箴图》是顾恺之的作品。
[单选题]6.主张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需要的学者是()
A.普列汉诺夫
B.克罗齐
C.康德
D.弗雷泽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是表现说的代表人物,故选B。
[单选题]7.彩色电影的出现是电影技术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最早的代表性作品是()
A.《孤儿救祖记》
B.《淘金记》
C.《罗生门》
D.《乱世佳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淘金记》《罗生门》《孤儿救祖记》是黑白电影,故排除。
[单选题]8.宋代著名画作《溪山行旅图》的创作者是()
A.吴道子
B.赵佶
C.范宽
D.石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描绘的是典型的北国景色,该作品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单选题]9.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代表作品是()
A.《墙头马上》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代表作。全剧分上下两本,共四十四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单选题]10.华彦钧(阿炳)演奏《二泉映月》的乐器是()
A.古筝
B.唢呐
C.二胡
D.笛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二泉映月》为二胡独奏曲。该曲用激昂悲愤的曲调,倾吐了自己的屈辱和痛苦,诅咒了现实的残酷和不平,并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乐曲演奏手法采用我国民乐中最常见的变奏体曲式结构,将主题变奏五次,刚柔轻重,变化万端。
[单选题]11.重视从作品语言与物质媒介的特色进行分析的艺术批评类型是()
A.心理学批评
B.社会历史批评
C.接受批评
D.文本批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意蕴和魅力需要从文本中去寻求,尤其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文本评论者往往从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入手,单纯从物质层面上来表述作品的构造原则和意向营造。故选D。
[单选题]12.下列作品中,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曲的是()
A.《第四十一交响曲》
B.《伦敦交响曲》
C.《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D.《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是贝多芬的作品,分为四个乐章。整个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鲜明地表达了人与命运抗争的主题,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A项是莫扎特的作品,B项是海顿的作品,D项是德沃夏克的作品。
[单选题]13.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主流艺术风格是()
A.印象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存在主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诗经》产生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单选题]14.下列作品中,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民族舞剧是()
A.《小刀会》
B.《金山战鼓》
C.《宝莲灯》
D.《丝路花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宝莲灯》是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基础创作的现代民族舞剧。《小刀会》是以小刀会起义为基础创作的现代民族舞剧,《金山战鼓》是以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故事为背景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是以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背景创作的舞剧。故选C。
[单选题]15.下列作品中属于米开朗琪罗创作的是()
A.《掷铁饼者》
B.《米洛斯岛的维纳斯》
C.《大卫》
D.《思想者》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大卫》是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之一,为大理石雕塑,是当时意大利市民反侵略的象征。A项是米隆的作品,B项是阿历山德罗斯的作品.D项是罗丹的作品。
[单选题]16.在下列选项中,一般认为属于个体创作方式的是()
A.书法
B.戏曲
C.电视
D.电影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个体创作指的是个体能够独立完成的,为实现创作者个人的思想观念、情感认识、审美理想而进行的绘画、小说、剧本、书法等的创作,这类创作大多处于一种较自由的状态。故选A。
[单选题]17.下列选项中,属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重要流派的是()
A.批判现实主义
B.超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浪漫主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正式形成,都在20世纪初,其中的代表有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等。故选B。
[单选题]18.艺术家传记电影《梅兰芳》的导演是()
A.陈凯歌
B.黄蜀芹
C.谢飞
D.张艺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梅兰芳》是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影片于2008年12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讲述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传奇的一生。
[单选题]19.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著名书法作品是()
A.《蜀素帖》
B.《多宝塔碑》
C.《兰亭集序》
D.《前赤壁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蜀素帖》是米芾的书法作品。《多宝塔碑》《兰亭集序》《前赤壁赋》分别是颜真卿、王羲之、赵孟频的书法作品。
[单选题]20.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
A.爱森斯坦
B.黑泽明
C.斯皮尔伯格
D.卡梅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一部战争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该片于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问答题]1.简述艺术流派的含义及其成因。
参考解析:(1)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2分)
(2)艺术流派的形成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自觉形成的,(2分)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艺术主张;(2分)第二种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呈现流派特征;(2分)第三种由他人或后人将其归纳为特定流派。(2分)
[问答题]2.简述艺术传播的基本要素及其内涵。
参考解析:艺术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五个方面。
(1)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控制与发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2分)
(2)艺术传播内容,指通过传播媒介传送的艺术信息。(2分)
(3)艺术传播媒介,指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2分)
(4)艺术传播客体,即艺术受传者,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2分)
(5)艺术传播效果,指艺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产生的效应及其对受传者的影响程度。(2分)
[问答题]3.简述美育、艺术教育的含义及其关系。
参考解析:(1)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
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4分)
(2)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狭义的艺术教育是指
培养专业艺术创作者的特定教育。(4分)
(3)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2分)
[问答题]4.绘画艺术:《夜巡》
参考解析:《夜巡》是17世纪荷兰画家哈门斯·范·雷因·伦勃朗的代表作品。(3分)
《夜巡》生动地描绘了众多国民兵团体军官出巡前集结时的群像,表现了军官们迥异的神态以及富于戏剧性的场景,并且穿插了一名儿童活跃的身姿,活现出17世纪阿姆斯特丹军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俗。(3分)
伦勃朗打破传统绘画习惯,把富于戏剧性的历史画因素引入其中,采用了接近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使两个主要人物处于照明的中心,用复杂而又相互联系的动作把握主题,以充满光线和运动带来的空问幻觉,营造了整个画面的宏大气势。画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主次清晰,呈现出激越、亢奋、追求动感的巴洛克风格,是一件优秀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9分)
[问答题]5.电视艺术:《围城》
参考解析:电视连续剧《围城》改编自钱钟书的同名长篇小说,共10集,导演黄蜀芹,1990年首播。(3分)
该剧以中国20世纪30年代留学生方鸿渐归国后的恋爱和生活为线索,真实地再现了抗战时期上海及后方的生活景观和时代氛围。作品以细腻的手法生动刻画了抗战期间从沿海城市迁徙到后方的一批知识分子形象,传达了人生如围城的哲思,反映了当时后方知识分子失落、空虚的精神生活和难以突破的生存困境。(6分)
该剧充分体现《围城》原著的特色,贯穿隐喻与反讽的手法,坚持幽默与调侃的基调。使用冷静旁观的摄像视角去表现人物和事件,以平静而富有哲理的旁白,成功地展示了时代特色及其人物的生存状态。众多优秀演员出色地演绎了剧中人物的命运及其心理世界。(6分)
[问答题]6.戏剧艺术:《茶馆》
参考解析:老舍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三幕话剧《茶馆》是中国话剧的杰作。该剧于1958年在北京首演,焦菊隐、夏淳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主演。(3分)
《茶馆》选取北京裕泰大茶馆为场景,描绘了清末、民初和抗战后三个不同时期的情景.以茶馆掌柜工利发为中心的几十个人物在茶馆中的生活片段,展现出旧北平时代更替和社会风俗变迁的历史长卷.揭示了中国旧社会走向灭亡的必然规律。该剧以描写人物为主.以“京味”语言活化出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深刻刻画人物心理,表现出内在与外在的多重戏剧冲突。(8分)
《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以多个小冲突串联起每一幕的故事情节,以主要人物的命运组织线索,带出故事,贯穿全局,形散神凝;该剧的语言使用极其纯熟、生动。显示出创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力与艺术才能。(4分)
[问答题]7.联系实际,阐述艺术鉴赏的流程。
参考解析:艺术鉴赏流程包括三个方面。
(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使鉴赏者产生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完成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6分)
(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6分)
(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6分)
注:联系实际.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7分。
[问答题]8.结合作品,阐述艺术作品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参考解析:(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主要是指隐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5分)
(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意境及形式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5分)
(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认知与理性精神的统一;(4分)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逻辑意识的统一。(4分)
注:联系实际,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7分。
2025年网上预报名已经开始,每年各大院校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尽早开始复习备考才是最优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