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问齐使
考点1作品相关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 体史书,由西汉学者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 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这本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全书分12国策,共 33篇。
考点2文章主旨
本文记叙了赵威后与齐国使臣的一次谈话.通过双方的问答,委婉地批评了齐国政治 失当,传达出赵威后以民为本、重用贤人的治国思想。
考点3写作特色
文章运用反问、排比等手法,将赵威后鲜明的个性和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也增 加了辩论的分量和气势。
考点4重点词句
(1) 书未學,威后问使者。发:启封。
(2) 岁亦主善耶?恙:忧患,灾难。
(3) 是其为入,哀塚寡,恤瑯哗,頌困穷,补不足。鳏:老而无妻。孤:幼而无父。独:年 老无子。振:通“赈”,寂济。. • •
(4)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息:动词,繁育。
(5) 下不治貞家,中不軍交诸侯。索:求。
(6)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岂不是把卑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
(7)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如果没有收成, 哪会有百姓呢?如果没有百姓,哪会有国君呢?所以哪里有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呢?
(8) 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这两个贤士没有做官,一个孝女不 上朝,(齐王)靠什么统治齐国,统帅百姓呢?
大同
考点1作品相关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正式成书较晚,其跨度 大约从战国到西汉中期。《礼记》的内容几乎涉及上古三代至秦汉文化的一切领域,可称 得上是一部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考点2文章主旨
本文表明了孔子对五帝大同世界和“三代之英”的“小康”社会的向往。所谓“大 同”,是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的时代,是不讲“礼”而“礼”自存的大一统 社会。所谓“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 “礼”(天理)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是稍逊于“大同”的理想社会。
考点3写作特色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两相对照的形式以大量的排比句的形式具体形象地描绘出“大 同”“小康”的理想社会形态,论述有力、气势充沛。
考点4重点词句
(1)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与:参加。
(2) 秒寡孤傘魂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或丧偶的人。独:老而无子曰独。
(3) 虞有.:女有当。分:职业。归:归属,指出嫁到合适的人家。
(4) 单恶套手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货:指资源。弃:遗弃.抛弃。
(5) 冬大道如學,天下为琴。隐:消失。家:私有的。
(6) 城郭沟、哗0为團。池•:护城河。固:坚固的保障。
(7) 故谋用直作,而,采由此起。作:起。兵:战乱。
(8) 众以为映,•是谓小擧。殃:祸首。小康:依礼而治的小安社会,稍逊于“大同”世界。
(9) 仲尼之成,盖叹苔血:孔子的叹息,大概是叹息鲁国的。
(10) 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我都未曾赶上,可还是有记载的。
(1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 私的,选举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求信义,推行和睦。
(1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以人们不单 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单是亲爱自己的子女,使社会上的老人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得 以贡献才力,小孩得以顺利成长。
(13)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于是各种图谋就会 消除而不会兴起.盗窃、捣乱、破坏的行为就不会出现,所以门户不用关闭。这就叫做大同 社会。
(14)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礼来端正君臣关系,深厚父子关系, 和睦兄弟关系,调和夫妇关系。
(15)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用礼制考察信义,辨明过错, 推行仁爱,讲求礼让,向民众发布行为准则。
谏逐客书
考点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一个奏章。
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政治家。
考点2文章主旨
本文的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考点3写作特色
第一,正反并论,利害对举,论辩有力,说理透辟。第二,结构上曲折多变,严谨有序。 第三,多用排比句和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第四,重视造词炼句,在语言形式 上富有建筑之美,在音节上又给人以一种韵律的美感。《谏逐客书》开散文辞赋化的风气 之先,对后来汉代的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考点4重点词句
-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使动用法,使……来。
- 等地千里,至今为强。举:攻占。治:安定。
- ^散六国之从屜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从:通“纵”,合纵。西面:面向西。施:延续。
- 强公室,性瑟门。杜.:信塞、杜绝:
- 噸#饰后营、充下陈、娱心意蔥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所以:用来。说:通“悦”。
- 血菲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系也。所以:用来……的方法。
- 此所浦寄寇兵而寧盗粮者也。藉:借。赍:给予,赠送。
- 臣闻地广者粟多,菌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 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 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 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我听说,土地广阔了粮食就充足;国家强大了人口就众多;军队强大了兵士就勇敢。 因此,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形成它的高大;河海不嫌弃细流,所以能形成它的深广;君 王不拒绝民众,所以能显示恩德。因此,土地不分南北,百姓不分国家,四季生活富足美 满,鬼神都来降福,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却抛弃百姓去帮助敌国,驱 逐客卿使其他诸侯建立功业,使得天下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裹足而不敢进入秦国。这就 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
2023年网上预报名已经开始,每年各大院校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尽早开始复习备考才是最优选择。报考咨询:18539295701(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