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考易考点(12)

2023-03-08 点热度
小说戏剧单元

小说戏剧单元

风波

考点1作品相关

这篇小说选自《呐喊》。

考点2文章背景与主旨

通过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揭示出辛亥 革命的不彻底性,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停滞与落后的面貌,深刻地表 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愚昧、保守和精神上的麻木。

考点3写作特色

小说以“辫子”为线索贯串全文,线索单一,结构紧凑。

七斤是一个落后的、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他的思想、眼界狭隘,无知浅薄,胆怯愚 昧。封建思想在他脑子里仍根深蒂固。

赵七爷是顽固守旧派的代表,也是一个迂腐而又浅薄的封建遗老。睚眦必报、阴狠虚 伪、见风使舵。赵七爷在当地被人尊重着,这暗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封建势力没有从根本 上受到摧毁和动摇。

作品采用了白描手法、人物对话、细节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利 用环境描写表现时代背景、烘托小说主题。小说的结尾,“九斤老太的康健”象征着农村的 旧貌没有什么变化;“六斤的裹脚”象征着农村年轻的一代在走前人走过的老路;“十八个 铜钉的饭碗”象征着人们仍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沿袭过去。这样 的结尾深化了主题,暗示着中国农村在辛亥革命后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

断魂枪

考点1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人民 艺术家”称号。京味小说的杰岀代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 中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话剧《茶馆》等。

考点2文章主旨与背景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的辛亥革命前夕。小说从一个江湖好汉 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时茫然、惶惑、抵触的心理,透视当时一批旧式人物的精神状态,他们 闭塞、保守、孤芳自赏,他们面对时代变革无可奈何,从而以消极避世的方式发出微弱的抵 抗,但最终只能被时代淹没。作者所呼唤的是在国运日下的颓势中改弦易辙、图新进取的 变革意识。

考点3写作特色

小说时代背景的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有重要作用:一是烘托了主人公沙子龙 作为镖师的艰难处境,展示了主人公面对时代大潮的冲击无力把握个人命运、只能随波逐 流的无可奈何的心态;二是这•时代背景的描写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使主人公沙子龙 的悲剧构成了社会批判的内涵。

沙子龙是一个自尊自重的往日英雄,也是一个自暴自弃的过时人物,他生活在一个 同过去全然不同的环境里,却不能理解眼前的变化;他对旧时代旧事物心存怀恋,对眼 前的生活深有反感,但只能以绝不再传“五虎断魂枪”表示虚弱无力的抗议。对于这个 人物,作者抱有敬意和同情,并怀着遗憾和悲悯之心给予了否定。

善于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善于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方法来塑造 人物形象。

米龙老爹

考点1作家作品

莫泊桑(1850- 1893),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写下了 9篇有关普法战争 的短篇小说,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有《羊脂球》和《米龙老爹》。他的短篇小说以笔触细腻、 章法多变、舒展自如、自成一体而饮誉世界,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考点2文章背景与主旨

小说描述了普法战争中法国诺曼底地区一个普通农民为报家仇而孤身杀敌的故事.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敢于反抗侵略者的农民英雄形象,表现岀法国下层社会劳动 人民为保护民族和个人利益,不畏强敌、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考点3写作特色

作品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式,这样写的作用,一是设置悬念,二是以幸存者和后代对壮烈 牺牲的米龙老爹的怀念之情,为故事的展开做了情感的铺垫。

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互使用。

作品善于通过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米龙老爹的肖像多是侧面描 写,衬托出其深思熟虑、胆大、沉着、机智的性格特点。就义之前的正面肖像描写则表现了 米龙老爹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性格。细节描写还突出了米龙老爹彪悍与勇敢的性 格特征。

苦恼

考点1作家作品

契诃夫(1860-1904),俄国著名作家。所写中、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寓意深刻。世界 三大小说之王之

考点2文章主旨

这部小说叙写了一个鳏居多年,又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姚纳,想找人诉说一下丧子 的悲痛,但却屡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后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得向自己的 老马诉说内心的哀痛与苦恼的故事。小说一方面揭示了俄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 运和不幸的处境,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旧俄社会里人情冷漠、人甚至不如动物通人性的不正 常的现象,并对黑暗的现实做了深刻的批判。

考点3写作特色

通过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进行对比,突出了批判的主题。小说的对话描 写精当简练,细节描写匠心独运,静态的肖像描写逼真传神,语言朴实无华。作品中的心理描 写尤为出色。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在简单的情节中反映出重大而深刻的社会问题。

麦琪的礼物

考点1作家作品

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擅长写短篇小说,尤其以创造了"意 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而闻名。作品主要以"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描写城 市里市民和小人物的悲欢和他们真挚的友情与爱情。代表作品《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 美诗》《最后一片藤叶》,唯一的长篇小说是《白菜与皇帝》。

麦琪,指基督出生时来送礼物的三贤人。麦琪首开圣诞赠送礼物的风俗。

考点2文章主旨

全篇以馈赠圣诞礼物为中心线索,写了美国一对贫穷而恩爱的夫妇在圣诞前夕互赠 礼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出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困窘,也由衷地赞美了他们善良的心地和 纯真的爱情。

考点3写作特色

采用"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结构方式,一是避免重复,二是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在小 说的结尾处形成了 一个令人惊愕、出人意料而又不违背情理的精彩结局,增强了小说的艺 术感染力。

善于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间接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从小说主人公的 神情和动作这些动态的画面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透视人物的心灵。比如女主人公德 拉的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作者通过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揭示了德拉的一段几经搏斗的心 理活动,尽管女主人公没有片言只语,但读者还是可以凭借一系列细腻的动作与神情描 写,透视女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及其对丈夫怀深情与爱意的情怀。

长亭送别

考点1作家作品

本文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是一个失意文人,以《西厢 记》扬名于世。他一共写了 14种杂剧,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3部,其中多数以 “儿女风情”为题材。

考点2文章主旨

通过描写热恋男女张生与崔莺莺的又一次曲折别离,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 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斗争,歌颂了女主人公轻名重情的叛逆精神;反映了恋爱自由与封 建礼教之间的尖锐矛盾,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摧残。

考点3写作特色

文章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她敢于反抗封建礼 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表示鄙弃,她视科举为“蜗角虚名,蝇 头微利”,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作者善于运用典故化用名句,也擅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口语。本文曲词或秀丽典雅, 含蓄悠长;或质朴自然,活泼爽利。语言优美雅致,既有生活特色,又不失元曲本色。

薄以作家作品

本文节选自话剧《日出》第二幕。

曹禺(1910-1996),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1933年创作了话剧《雷雨》,暴露了具有 浓厚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深刻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 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开始 走向成熟。

考点2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展现为了一个月十块二毛五薪水、肺烂了还要趴在桌上夜以继日抄抄写写 的小职员黄省三与贪得无厌、工于心计、善耍手段的买办资本家潘月亭,以及卑躬屈膝、不 择手段、不顾人格的野心家李石清之间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剥削者的贪得无厌、为所欲为, 被损害者的饥寒交迫、备受欺凌,使“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对20世纪30 年代旧中国人吃人的社会真相和罪恶的制度做了深刻的透析和批判。

考点3写作特色

黄省三是个安分守己、软弱善良、正直艰忍、恪尽职责的小职员,也是个被剥削、被欺 凌的小人物形象。面对李石清的羞辱和潘月亭的无情,黄省三认清了剥削者吃人的本质, 从心存幻想到绝望愤怒,最后喊出了“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是贼,是强盗,是鬼呀”“我太 冤了,我非要杀了一一”的吼声。黄省三最后的反抗是对资本家罪恶的声泪控诉。潘月亭 是买办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他贪得无厌、荒淫无度、冷血无情。李石清是被黑暗社会迫害 的底层人,也是利欲熏心的野心家,他卑躬屈膝、费尽心机、不择手段、良心泯灭。

话剧是由人物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向前发展的,因此,话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十分重 要。本文中,黄省三谦卑懦弱,而正是他的这一性格特点,使李石清变本加厉地侮辱和欺 凌他。黄省三最终的反抗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即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吃 人的本质。本文善于通过人物台词的个性化刻画人物形象,显示出娴熟的语言技巧,使人 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2023年网上预报名已经开始,每年各大院校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尽早开始复习备考才是最优选择。报考咨询:18539295701(微信同号)

免费领取成人高考学习资料

姓名:*

电话:*

在线客服

关闭

咨询电话
18539295701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