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
考点1技能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活动方式。
考点2技能的特征
(1) 技能是学习得来的。
(2)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
(3)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考点3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1) 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 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2) 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
(3) 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务联系起来的;习惯则只和一定情境而没有 和一定任务相联系。
(4) 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做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拿这 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做比较。
考点4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也即通常所说的技能,是指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 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换言之,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活动方式。
考点5动作技能的特点
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考点6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也称为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它是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 活动方式。
考点7智力技能的特点
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考点8动作技能的形成条件
- 动作概念掌握。
- 进行有效练习。
- 动作示范。
- 动作反馈。
考点9原型定向
所谓原型,一般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智力技能样本,即“外化”了的智力活动的实践模 式,或“物质化”了的操作活动程序。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原样",了解原型的动 作结构,即动作构成要素及动作次序。
考点10原型操作
所谓原型操作,即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 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
考点11原型内化
所谓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 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考点1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 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
能力
考点1能力
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叫作能力。
考点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 能力又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考点3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 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 能力的核心。
考点4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通过对大量智力测验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在心理学界首先 提出了智力结构的二因素理论。
考前5智力的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20余年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 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考前6智力的形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按心智能力功能上的差异,将人的智力解释 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形态称为流体智力,另一种形态称为晶体智力。
考点7克斯勒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量表包含了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言语分量表包含的项目有:词语、常 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操作分量表包含的项目有:完成图片、排列图 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等。
考点8智商
推孟第一次将智力商数概念(简称智商IQ)引入了智力测验,以智商表示智力的相对 水平。智商等于智力年龄(MA)除以实际年龄(简称CA)所得的商再乘以100。用这种方 法求出的智商又叫比率智商。
考点9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能动性。
考点10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指智力差异(即一般能力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 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
考点11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根据能力表现的早晚,一般可分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发展。有些人在某一方 面的优异能力在儿童时期就显露出来,这叫“人才早熟”或者能力的早期表现。人的能力 除“早熟”外,还有“大器晚成”的现象,即有的人的才能一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来。
2023年网上预报名已经开始,每年各大院校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尽早开始复习备考才是最优选择。报考咨询:18539295701(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