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考点1参知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 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考点2人格的特点
(1) 人格的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做了最好的 诠释。
(2) 人格的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
(3)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 我意识的调控。
(4) 人格的功能性。
考点3气质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考点4气质的特性
- 感受性。
- 耐受性。
- 反应的敏捷性。
- 可塑性。
- 情绪兴奋性。
- 内向与外向性。
考点5気质类型
- 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 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 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 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 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 见异思迁。
- 黏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 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 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 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 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 寡断。
考点6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
考点7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相同气质类 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
-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 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即强度、速度等),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 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 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考点8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1937年他出版《人格:心理 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
考点9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等三部分理论内容。
-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它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等三 部分交互影响而构成的。
- 人格动力理论:这是指个体人格结构中,因三种成分的功能与目的不同,彼此交互作用,会产生内在的动力,并由内部动力推动外部行为。
- 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徳的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或时期,总离不开性的观念,于 是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
考点10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寻求优越。
- 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 出生顺序。阿德勒是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
考点11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文化 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品德
考点1品德的概念及其心理结构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做出某种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岀 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考点2道德认识的形成
- 道德概念的掌握:感性道德表象的积累;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概念的形成。
-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效果到动机;从片面到全 面;从情景到原则。
考点3皮艇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他律道德。
- 自律道德。
考点4品德不良的表现
认识特征(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特征(异常的情感表现)、意志特征(道德意志 薄弱)和行为特征(不良的行为习惯)。
考点5品德不良的矫正方法
- 品德不良矫正的基本原则: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教育。
- 提高品德不良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矫正能力。
- 正面教育、榜样教育、及时疏导为主。
- 施以必要的矫治方法:行为训练法、心理调节法、自我教育法、综合矫正法。
2023年网上预报名已经开始,每年各大院校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尽早开始复习备考才是最优选择。报考咨询:18539295701(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